第186章 奏对(下)_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77kkan.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回陛下,"陈恪的声音清朗如玉磬相击,"杨椒山确是臣同科好友,也确实曾经相聚。"他直视纱幔后的影子,"但臣以为,杨继盛有失偏颇,用词颇为不当。严阁老劳苦功高,即便底下人犯下些许过错,也断和严阁老无关。"

徐阶坐山观虎斗,尽管他不想支持陈恪,也不得不赞叹陈恪的应对堪称完美。

既承认与杨继盛的交情(无法否认的事实),又否定其弹劾方式(保全自身立场);表面夸严嵩"劳苦功高",实则暗示首辅对下属贪腐失察,约束力不够(埋下反击伏笔)。更妙的是"些许过错"四字——将二十四条大罪轻描淡写为些许过错,既说确有其事,又给整件事情留下转圜空间。

精舍内,那素白纱幔后的身影神秘莫测。

嘉靖的声音从纱幔后飘来,带着几分刻意的随意:"吕芳,陈卿说'些许过错',你说呢?"

吕芳雪白的眉毛几不可察地抖了抖,老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几分。

他太明白此刻的危险,无论偏向哪一方,都可能猜错圣意,更会得罪不该得罪的人。

老太监的膝盖在金砖上碾出湿痕,额头却始终紧贴地面。

"回主子爷,"吕芳的声音像块浸了油的棉絮,软中带韧,"老奴以为,圣明无过于主子。"他顿了顿,眼角余光扫过跪伏的三人,"两位阁老为国事日夜操劳,陈学士献三市分立、漕粮改银,充实国库,九边无兵患已久,正是主子爷的圣明领导。"

陈恪的指甲掐入掌心。吕芳这老狐狸,看似什么都没说,实则把功劳全推给了嘉靖。

知乎收藏夹《太监话术解析》自动翻开:“当被迫表态时,请记住——把功劳归于领导是最安全的马屁”。

"即便如陈学士所言,"吕芳继续道,声音愈发轻柔,"底下人有些许过错,那也是一些黑了良心的蛀虫,不感圣上的栽培之恩,断和严阁老无关。"老太监的额头在金砖上碾出更深的痕迹,"而陈学士处事最为圣上着想,从不结党营私。"

严嵩的紫竹杖在青砖上轻轻一顿,浑浊的老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吕芳这话说得妙,既承认了"些许过错"的存在,又把责任推给"底下人",同时强调严嵩的清白。

更妙的是对陈恪的评价,"从不结党营私"六字,既暗示陈恪是帝党,又堵住了严嵩继续攻击的口子。

纱幔后的影子忽然静止,嘉靖的声音带着几分玩味:"继续说。"

吕芳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老脸皱得更紧。

主子这是要他当台阶下啊!

老太监的指尖在袖中掐算,突然成竹在胸:"蓟镇总兵昨日派人押解五十万两银入了京城,说是缴获而得。"他故意顿了顿,"又听说怀远侯常氏经营的香皂产业扩充了两倍。"

吕芳这是在提醒嘉靖,严党刚献上五十万两,而常乐的香皂产业也在为内承运库创收。

老太监没说出口的是:这些银子最终都流进了嘉靖的私库。

"啪!"

纱幔突然被一只枯瘦的手掀开,嘉靖的身影如鬼魅般出现在众人面前。

道冠上的金丝绦带随着动作剧烈晃动,那双泛着金色的眼睛在三人脸上扫过,最后停在吕芳身上。

"怎么没给众爱卿赐座?"嘉靖的声音突然变得亲切,仿佛刚才的剑拔弩张从未发生。

陈恪的膝盖早已麻木,却不敢稍动。

余光瞥见严嵩颤巍巍地试图起身。

老首辅的喉间发出嘶哑的喘息:"老臣...谢圣上恩典..."那声音里的疲惫做不得假,七旬老人跪伏多时,确实已到极限。

嘉靖的眼中闪过一丝不忍,但很快被玩味取代:"吕芳,扶严阁老起来。"

吕芳如蒙大赦,连忙上前搀扶。严嵩借势将全身重量压在老太监身上,枯瘦的手指紧紧抓住吕芳的手臂,青筋暴突。老首辅的表演堪称完美——既展现了年老体衰的无奈,又恰到好处地勾起嘉靖的怜悯。

"圣上..."严嵩的声音带着几分哽咽,"臣老了,有些挪不动了..."

嘉靖突然俯身,语气缓和许多:"严卿为朕操劳多年,朕岂会不知?"他转向吕芳,声音陡然提高,"送两位阁老回去歇息!杨继盛此事,朕自会计较,严阁老勿忧。"

严嵩浑浊的老眼微微一亮,随即又恢复疲惫。

他太明白嘉靖的潜台词——皇上不会因为一个杨继盛动摇他的地位。

老首辅颤巍巍地行礼,紫竹杖在地上划出半圆:"老臣...告退..."

徐阶自始至终保持沉默,青色官袍纤尘不染,只在退出时向陈恪投去意味深长的一瞥。

那目光中有探究,有警惕,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