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忽然望向壁龛中丰臣秀吉的画像,画像右下角被流弹灼出焦痕,急忙道:“传我命令:开放伏见城仓库,所有铁炮队集结摄津港,若让明军踏入京都半步……他抽出肋差短刀,刀刃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切腹以谢太阁!”
……
大明,应天府码头。
晨光初绽时,三百二十艘商船已在码头列队。
船头清一色漆着飞虎纹章,船尾高悬“大明海商”的杏黄旗。
户部尚书杨思义踩着跳板登上首舰,望着舱内整齐码放的瓷器、茶叶与丝绸,内心很是激动。
自洪武禁海以来,这般景象已阔别数年之久!
“杨大人,商队名册可曾核对?”朱雄英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少年身着青色圆领袍,腰间挂着格物苑特制的黄铜怀表。
杨思义急忙转身行礼:“回殿下,三百二十艘船,七千六百水手,皆在税务院与监察院备案。每船配备二十名护船兵,持改良火铳与弩箭。”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道:“只是这出海规矩……?”
朱雄英从袖中取出一本皮质手册,封面上烫金大字《海商律法》:“凡遇海盗,可先鸣炮示警;若敢靠近,格杀勿论。途经友邦,以货易货,不得强买强卖。”
他指尖划过手册第三页,“最重要的一条。”目光扫过甲板上肃立的士卒道:“凡悬挂飞虎旗的商船,即是大明国土的延伸,任何人不得侵犯。”
“还有出海航行的线路,只能由商人们自己跑,朝廷不会干涉,但朝廷要三成的关税,也就是所谓的十税三!”
听到这样的话语,众人纷纷点头,无一人提出反对之音。
如果是商税改革之前,别说是十税三了,哪怕是十税一,恐怕也会让全天下的人,认为这种税收很苛刻,
现在他们已经清楚改革商税的好处,这个所谓的十税三的商税,没有丝毫的意外,反而在情理之中。
群臣纷纷施礼道:“臣等谨遵皇孙殿下之令!”
他们不是傻子,陛下的态度,众人早就是心知肚明。
只要跟随住皇孙殿下的脚步,他们脚下的路,自然能够走的更远。
很快,朝廷重新开放海禁的事情便在整个大明境内传开了,所有人都可以出海经商了,不用再偷偷摸摸了。
一时间,得知消息的商人们蜂拥而至,所谓的十税三,看似不少,但与真正的利润相比,根本就算不得什么。
商人们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弊,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
否则的话,东南地区的沿海商人,为何明知道有禁海令的存在。
依旧选择铤而走险,冒着杀头抄家的罪名,向海外走私货物?
还不是其中拥有着惊人的利润?
市面上最寻常的流通货物,一旦运送到海外国家,至少能够翻上三至五倍。
甚至有些高级货物,能够翻到十倍、二十倍之多。
出海归来一趟的收入,足以抵上境内几年的收入。
不然的话,谁又愿意冒那么大的风险出海经商?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