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两道题目_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77kkan.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至于蒸汽机就更加不用多言了。

因为它的出现,引起了人类文明的几次巨变。

更是开启工业时代革命的神器。

只是朱雄英并不打算将蒸汽机弄出来。

如今的大明,应当稳扎稳定的迈步前行,不能将步子迈大了,否则必定会引起不好的结果。

即便自己在朱元璋的面前有着足够的话语权。

但不得不承认,朱元璋的想法真的是太多了,做个皇帝,有着操不完的心。

即便累死自己,也不希望后世子孙挨累。

不惜苦着自己,累着自己,也要让子孙躺平。

在朱雄英看来,朱元璋之所以分封藩国,就是为了让主家儿郎镇守各地。

无论是哪里出现暴乱,都能够在第一时间镇压。

至于朝廷如何应对各种违法乱纪的罪人,只需要按照大明律例执行即可。

这些,他朱雄英都可以忍了。

唯独让朱雄英受不了的是,就是人才选拔问题。

或许是因为朱元璋没有读过太多书的缘故,知识领域不足的缘故。

居然会制定出如此奇葩的规定。

所有考官在指定考题的时候,只能在四书五经中取题。

而想要进京赶考的学子们,只需要通读四书五经即可。

如此以来,整个国家的思想便被禁锢起来,没有人会去主动打破常规,颠覆传统。

所以,有些时候真的不能去怪这些读书人,在这些条条框框的约束下,他们已经能够脱颖而出,着实是不容易。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赶考的学子们,谁能够脱颖而出,那就要看运气了。

因为大家学习的东西都一样,甚至答题的答案都一样。

考来考去,早就将人心考没了。

这个时候,恩科的官员们就展现出来他们的手段了。

只要他们开口点中谁,谁便可以脱颖而出,入朝为官。

对于这种学子们来说,恩科的官员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对其唯命是从。

所谓的国家大义、又或者是报效国家、全都去他妈的吧!

久而久之,便出现了朋、党……

在利益的面前,忠诚算个屁。

所以,借助百官为难杨士奇之际,他要彻底打破这种老旧的风气。

科举的目的,是为了让朝廷吸纳更多的人才,而非是让某些人在下边结党营私。

只有好的科举环境、好的制度、好的学习方向、大明才会有更好的明天。

在朱雄英看来,就算通读背诵四书五经,又能如何?

整天之乎者也,不经受现实的磨练,又怎会懂得人间的疾苦。

所以,这一次科举的题目,他打算打破朱元璋定下的规矩。

不再沿袭老旧的套路,换一种新颖的考教方式。

两道题目:策论、兵法!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