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心系唐城灾难 余震中的大院_魂穿何大清之娶淮菇为傻儿子改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最新网址:www.77kkan.com
再次刷新页面可以跳过弹窗

"这些物资...怎么准备得这么充分?"一位满身灰尘的解放军军官惊讶地问道。

带队的是何大清的心腹李秘书:"这是我们甘省何省长一个月前就准备好的防灾物资,专门应对可能的地震灾害。"

当天下午,何大清亲自飞抵唐城。眼前的景象让他心痛不已——虽然有了预防措施,但大地震的威力仍然摧毁了大半个城市。不过与前世记忆中不同的是,街道上没有堆积如山的尸体,更多的是被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

"何省长!"一位中枢领导在临时指挥中心握住了他的手,"你这次真是立了大功!提前预警和这些物资至少挽救了几万人的生命!"

何大清摇摇头:"这都是中枢领导决策英明,科学工作者认真负责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之事。"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何大清几乎不眠不休地指挥救援工作。他亲自到各个安置点查看灾民情况,协调物资分配,解决各种突发问题。每当看到一个家庭因为提前预防而幸免于难时,他内心的负罪感就减轻一分。

与此同时,地震的余波也影响到了北京。南锣鼓巷95号四合院里,何大清的家人和邻居们正在经历一个不眠之夜。

"快!所有人都到院子里去!"何大清的小舅子秦力杰大声呼喊着。虽然何家新建的两栋阁楼结构坚固,但为了安全起见,秦淮茹、秦京茹还是按照何大清事先的嘱咐,将全家人转移到了院子中央预先搭建的钢架大棚里。

中院和后院的邻居们也纷纷跑出来,聚集在另外两个大棚下。这些大棚是何大清半年前特意让人建造的,当时邻居们还笑他杞人忧天,现在却成了救命的避难所。

"淮菇啊,你家大清真是神了!他怎么知道会有地震?"一大爷易忠海惊魂未定地问道。

秦淮茹笑了笑:"我家大清在甘省工作,那边经常有地震。他说咱们四九城虽然少,但防患于未然总是好的。"

凌晨四点,余震逐渐平息,但大家都不敢回屋。秦力杰的妻子冉秋叶带着几个妇女从厨房端出热腾腾的粥和馒头。

"来,大家都吃点东西压压惊。"冉秋叶招呼道,"小食堂的灶台没受影响,我们做了些简单的。"

邻居们捧着热粥,围坐在大棚下,七嘴八舌地讨论着刚才的惊魂时刻。孩子们在大人的安抚下渐渐入睡,而大人们则警惕地注意着任何异常的响动。

"何省长真是咱们院的大恩人啊。"大家都感慨说,"要不是他坚持要建这些大棚,今晚咱们还不知道怎么过呢。"

天亮后,四九城的损失情况逐渐明朗。虽然有些老旧房屋倒塌,但总体伤亡不大。南锣鼓巷95号院更是毫发无损,成为周边街道的"安全岛",甚至接纳了几户房屋受损的邻居暂住。

何大清从唐城返回四九城时,已经是地震发生一周后。当他走进四合院,看到邻居们安然无恙地在院子里聊天、孩子们追逐嬉戏的场景时,这个在灾区一直坚强如铁的男人,终于忍不住湿了眼眶。

"大清!"秦淮茹快步迎上来,"唐城那边..."

何大清抱了一下妻子:"比预想的好很多。虽然损失很大,但人活下来了,就有希望。"

当晚,何家在院子里摆了几桌简单的饭菜,邀请全院邻居一起吃饭。席间,邻居们纷纷向何大清敬酒表达谢意。

"何省长,您这次可是救了无数人啊!"前院的三大爷阎埠贵举起酒杯,"我有个表亲在唐城,全家因为提前预防都活下来了!"

何大清摇摇头:"这都是中枢领导的果断决策,没有科学工作者的认真研究,没有解放军和救援人员的无私奉献……"

夜深人静时,何大清独自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自己穿越时空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避免了无数家庭破碎的命运。虽然地震的破坏无法完全避免,但生命的价值无可估量。

"接下来..."何大清轻声自语,"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啊。"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