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鹏城衙门关于小产权谈判,没有现场得出结论,也注定不会在短时间达成意见统一。
事情涉及的后续问题,矛盾,因果牵扯太大,远不是一座城市能单独做出决策,必须得到燕京和粤东,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支持。
不过王总和青云,也不是没有取得收获,因为香江的事即将尘埃落定,鹏城的历史性发展机遇摆在眼前,谁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下阶段,青云投资产业基金,将大规模对香江进行科研,科技领域,中高端实体制造及金融行业,进行全方位投资。
总规模不设上限,视香江和外部联系紧密度而定,如果欧美短期内不进行封锁,那么未来三五年时间内,香江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地区,没有之一。
而鹏城将作为最重要的中转联系基地,后续将承载科研应用,核心产业转移的历史性责任。
青云将在半导体,芯片产业,机器人,无人机,发动机新能源,基础材料,高端制造业领域,扩大对鹏城的投资规模。
而按照贵我双方最开始的约定,微支付互联网金融支付无限责任公司,将把总部迁移到鹏城,弥补因腾达缺失造成的损失。”
听完李泽华一口气甩出的大礼包,王总喜笑颜开,当即表态道,“鹏城衙门将尽最大努力,支持青云全产业链落地……”
换其它任何一座城市,鹏城都要尽全力争取,可对手是香江,鹏城绝对没得争。
因为香江不受巴统制裁限制,只要有钱,西方一切技术,设备通通可以自由交易。
甚至连10.5代半导体显示屏生产线的全套设备,技术,美资都愿意拿出来卖,而鹏城费尽心思弄个8.5代线都非常麻烦。
更别提全球最先进的光刻机,最顶尖芯片封装,打磨制造技术,香江都可以无障碍引入,魔都中芯国际闻风而动。
正对青云进行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准备抓住天赐良机,在香江新建一条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线。
而在李家坡南洋理工大进行教学任务,规避竞业协议限制的梁孟松,正磨拳擦掌,准备随时就任中芯国际(香江)集团副董事长兼全权技术总裁。
有青云在背后支持,通过他的人脉关系和金元攻势,一大批来自台积电,英伟达,叁星的技术工程师,正组团前往香江加入中芯国际。
东大的芯片独立自主研发生产之路,将在不久将来迎来决定性转折,因为千金易得,人才难求,有了科研领头羊加上无穷无尽的金钱支持。
有全球最大电子产品消费市场托底,加上暂时不受限制的技术引入,设备购买机遇,东大关键科技领域,必将迎来历史性腾飞。
包括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晶圆厂筹备计划,也被提上日程,总之,香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又能畅通无阻沟通世界。
鹏城争不过,也无意浪费时间去争夺,因为时间会证明一切。
以王总的身份,如何不明白燕京在下一盘怎样宏伟的大棋局,东大想要重回世界之巅,美资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关卡。
双方爆发剧烈冲突在所难免,届时香江失去贸易不受限待遇,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那些异常敏感的产业链,届时必然大规模回迁转移到鹏城,甚至鹏城因此更进一步,完成和香江的合并,成为东大第五座超级城市。
也并非没有可能。
只要鹏城顺利接盘,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甚至超越魔都燕京,成为国内当之无愧的第一城,那么距离吞并香江的时间,就不会太短!
燕京已经隐隐有风声传出来,一座600万人口的城市,无法支撑起未来世界金融中心地位!
必须求变,必须推进十万公屋计划,引入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尤其是利用香江特殊的国际地位,吸引海外游子回家!
可单纯依靠经济发展吸引海外优秀人才,还是太慢,何年何月才能完成原始积累?
还不如就地取材,既然从外面吸引人才回来太慢,换个思路,对内搞合并呢?
加上鹏城,未来再把香江市区扩容,三四千万人口,有个两万亿美元的gdp,应该就可以当之无愧成为东方世界金融中心了吧。
至于全球布局,那得等东大重返世界之巅,合并后的鹏城香江会顺理成章成为世界经济,金融中心。
“潮州粥那帮人,就是没看准燕京的决心,在关键原则问题上站在对立面,也难怪被青云三下五除二打垮。
一个崭新的世界金融中心城市,怎么可能交给一群立场不坚定的资本家呢。”
王总心说青云这家伙,眼光太毒辣,每每都能站在最合适的位置,参与甚至引领大世之争,真可谓天纵奇才,让人不得不佩服啊!
不过他能从中获益匪浅,有青云在,鹏城的未来一片光明,只需要保持稳定,就一定能走上巅峰。
“或许,选择支持有燕京全力保驾护航的青云,也未尝不能获胜,只是羊城那边,是否会同意呢?”
王总一时拿不定主意,也不敢轻易下决断。
直到李泽华离开后,他才彻底回过神来,将脑海中思绪整理一番后,当即起身,“去羊城,我要马上向总督衙门汇报重要情况!”
幕僚长都惊呆了,心说这么大的事情,鹏城衙门不开个内部碰头会,统一思想么?
就这么贸然上报,万一将来出点问题,谁来承担责任?
可王总心意已决,“自古成大事者岂有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道理,燕京的态度已经昭然若揭,我顺天意而行,再大的祸端也纵然无悔!”
幕僚长于是不再劝解,立即安排车辆,他自己也陪同着一块去羊城汇报……
鹏城衙门之行,喜忧参半,不过总体向好,有很大可能成功为青云拉拢关键一票,只要鹏城,東莞,香江连在一起。
经济竞争上,青云集团就立于不败之地,未来无论是进是退,都可以稳坐钓鱼台,高枕无忧。
至于羊城,李泽华也有好办法说服,因为后者直到今天,除了一个广汽之外,似乎就再也没有支柱型核心产业链(地产没持续性)。
产业单一,对一座国际化大都市来说,足以致命!
因为国家准备积极推进的新能源计划,会让广汽感受到什么叫做西伯利亚的寒风,那是能冻死人的寒潮。
李泽华并不准备将新能源基地搬迁到羊城,因为做人做事最忌讳摇摆不定蛇鼠两端,比亚迪在鹏城,青云动力科技在鹏城,東莞。
如果再贸然加上一个羊城,未来以哪里为主,总不能还没成功,内部就开始内耗吧?
何况羊城的广汽现如今如日中天,也无可能全力支持新能源计划,甚至会限制后者发展,以避免冲击到两田的核心业务范围。
青云电子,互联网核心产业,更加不可能布局羊城,因为它没这个基因,王姨都跑了还说啥,就好比最大港口不可能放在内陆一样。
一座城市的发展基因很重要,搞金融的想做大做强一定去魔都鹏城,搞电商去江浙沪,粤东,因为当地货源工厂多,基础设施发达。
可羊城,随便找个人问问,除了广汽,你还能想到什么?
哦,还有个皮带兄,恒太就是从羊城发展起来的,当地国企央企一大票,可能源化工是普通人能参与的吗,除此之外,谁还能想起来有什么核心产业。
可对青云来说,还真有个好玩意,人人都想要的产业链最适合羊城。
那就是芯片产业链中的基础,晶圆厂生产业务。
还记得最开始青云控股,和李家坡淡马锡控股互换协议时,李家坡狮城国际为加入发展快车道,将其本国一条八英寸晶圆厂生产线。
打包转移送到羊城的事么,当时由李家坡,青云和东南亚资本集团联手出资,订购最新晶圆厂12英寸生产线。
力争追赶东南小岛和棒子的半导体业务,不过时过境迁,八英寸生产线已经在羊城开建,而12英寸生产线设备还在筹备谈判中。
现在香江异军突起,移动互联网对硬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需求量越来越大,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原则。
青云积极协调各方利益,甚至连京东方,中芯国际和魔都微电子都没放过,总之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准备一口气在香江,李家坡。
还有内地的魔都,羊城同时开启十二英寸生产线引入谈判筹备工作,这是基于对未来电子消费市场,和人工智能大数据ai市场的准确预见。
别说就四条生产线,每个月不过三十多万片的产能,就算乘以十倍,40条那也远远不够未来需求啊!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