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将军威武。"陈恪斟了杯热茶推过去,"不过下官听说客兵将至?"
戚继光接过话茬:"胡部堂从广西调来的狼兵,约三千人。"他指尖蘸茶在案上画了个阵型,"配合戚某新练的鸳鸯阵,来年开春必能给倭寇当头一棒。"
"兵是好兵。"俞大猷突然沉下脸,"可有些卫所兵..."他做了个抹脖子的动作,"见到倭寇跑得比兔子还快!"
陈恪想起隘口血战那些颤抖的卫所兵,喉头发紧。
他忽然从袖中抽出两本手稿:"二位将军,请看此物。"
泛黄的宣纸上,炭笔勾勒出精巧的机械结构。
戚继光猛地凑近,犀甲撞在案几上发出闷响——那是支造型奇特的火铳,击发装置竟不是常见的火绳,而是一块燧石。
"燧发枪?"戚继光声音发紧,"弗朗机人倒是用过,但哑火率..."
"改良版。"陈恪翻到第二页,密密麻麻的算式与图解如天书般展开,"用精钢锻打击锤,药室加装防潮铜盖,哑火率可降至两成。"
俞大猷的虬髯激动得直颤:"这射速怕是火绳枪三倍!若配上戚兄弟的鸳鸯阵..."他突然噤声,与戚继光交换了个眼神。
两位名将何等敏锐?立刻意识到这图纸的价值——足以改变抗倭战局的利器!
"还有这个。"陈恪又展开第二本,上面画着蜂窝状的颗粒火药,"将火药制成米粒大小,燃烧更充分,射程可增三成。"
花厅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炭火噼啪声。
戚继光的手指在图纸上轻轻摩挲,仿佛抚摸情人肌肤。
这位以鸳鸯阵闻名的将军,此刻眼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陈御史。"戚继光突然抬头,"此物从何而来?"
陈恪早备好说辞:"下官在翰林院整理《永乐大典》时,见过元代火器图录。近来又托琉球海商购得几本泰西兵书,综合改良而成。"
知乎问题《如何解释超越时代的知识》下的神回复闪过:“当古人问起来历时,请把锅甩给已经失传的古籍”。
俞大猷突然单膝跪地,甲胄砸得青砖闷响:"陈御史大恩,俞某..."
"将军使不得!"陈恪慌忙搀扶,却被铁甲冰得缩手,"下官不过纸上谈兵,真正要冒险找工匠试制的还是二位。"
戚继光若有所思地卷起图纸:"陈御史可知,此物若成,当记首功?"
烛火在陈恪脸上投下摇曳的阴影。
手机版阅读网址:www.77kkan.com